砂浆含气量
HC-1S砂浆含气量测定仪概述:
主要用于测定砂浆中的含气量,适用于含气量不大于10%的砂浆。根据气态方程,保持一定压力的气室和装满试料的容器之间,开闭压力平衡时,两个容器的压力达到平衡时,气室压力减少的量即是砂浆中的空气含量所占的百分比,在压力表上表示出的即是试料中的空气含量。
技术参数:
钵容积1升
含气量量程≤10%
电源DC6V(4节5#电池)重
量6kg
砂浆含气量测定仪性能特点
1、直接读取含气量测定值,无须绘制曲线,操作简单,读值。
2、耐酸碱蚀金属材料,特种密封圈垫,防水、防尘、防爆压力表。
3、体积小,重量轻。内置手泵,便于携带。
4、耐用且结构紧凑,施工现场高频率使用。
5、轻小方便、一表多用、精度高等。全部硅合胶密封技术,使仪器局部可以单独启 动密封作用。
含气量试验方法(无注水测量法无注水测量法无注水测量法无注水测量法)
1、将拌好的混凝土分二次装入钵体,
2、分别振实,排除气泡,刮去表面多余部分,
3、盖上盖子,将压紧阀对衬均匀拧紧,关闭所有阀门。
4、用充气阀充气至――。点的位置,停3-5秒,
5、按动进气阀,表针所指的位置就是混凝土含气量的实测数值(红色)
6、测定完毕,缓慢的松动调压阀,
7、使表针慢慢的回到零点,不可猛松,防止指针撞击零点定位柱,影响精度。
砂浆含气量测定仪操作规程:
1称重空钵的重量,并记录。
2把密封环放到钵上,然后把夹紧环挂到钵的边框上。
3往钵内填满砂浆,然后晃动/压实它。
4揭开密封环,用大铁锤使砂浆超过钵的边缘。
5称重满钵时的重量,然后减去记录的空钵的重量,计算出散货的密度。
6现在用一块干净的布清理钵的边缘。
7把上部分放到擦干净的钵上,然后扣紧四周的夹紧器。
8打开停止阀,控制杆向上。然后用洗瓶往停止阀里注入水,直到水从停止阀中溢 出来,没有气泡。
9拧动左边半圆形的手柄打开气泵,直到压力计的指针指向距离“%AIR下方3的 位置”。现在慢慢向左拧排气阀的螺丝,直到压力计的指针准确的指到“%AIR下方3的位置”。如果指到这个位置的话,请顺时针方向拧动螺丝关闭排气阀。(“%AIR下方3的位置”,也就是初压点,和混凝土含气量作用相同。)
10关闭停止阀。
11当指针归零后开始检测。按摇杆大约20秒,直到压力计的指针不再动。
12在压力计上直接读出含气量百分比。
13慢慢打开停止阀。然后向左转螺丝,把多余的压力放掉。
14打开上部分,把钵腾空,然后清理干净,把所有的零部件擦干。
砂浆含气量测定仪表的校准方法
1.用20kg/lg电子天平称量,量出仪器的净重,记好数值,把量钵体里面装满水, 盖上盖子用压紧阀拧紧,把溢流阀松开,用吸耳球往水里注水,一直到水从溢流阀孔溢出为止,再把溢流阀拧紧,称出水的重量。 2.然后,把所有的阀关闭,用充气――,停3-5秒,按动进气阀,指针回至零点, 校正完毕。 1)、注水式测量法零点校正值为――。
2、无注水式测量法零点校正值为―――。
3、本仪器出厂前已校准完毕。
砂浆含气量测定仪标定方法
1.量钵容积的标定
a、准备一块平整的玻璃板,将它和空的量钵一起称量W2(至0.05kg);
b、在容器中加满水,并用玻璃板沿上缘滑过,不时用注水器加水,使量钵内盛 满水而玻璃板下无 气泡,将盛满水的量钵与玻璃板一起称中,得重量W1(至0.05kg)则量钵的体积V: W=W1-W2(W、W1、W2-kg)V=W1-W2(W、W1、W2-kg)V=W/r(V-L) r-标定时温度下水的比重(r-kg/L)
2.含气量0%的标定
a、量钵内加满水,并把标定管2接在钵盖下面的小的端部。
b、打开小,把钵盖轻放在量钵上,用夹子夹紧,用水平仪检查仪器水平,
C、送开出气阀,用注水器从小处加水直至出气阀出水口冒水为止,然后关闭 小和出气阀 。注:钵盖下的空间,必须用水*充满,否则读值将不能反应正确的含气量值。
d、用打气筒打气加压,使表压稍过0.1MPA,停5秒钟后,用微调阀调压,使表 压准确的停在0.1MPA上,轻敲表盘,表压仍为0.1MPA,然后按下阀门杆2-3次,使气室压力与量钵压力平衡,读压力表数值相当于含气量0%
免责声明
-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(非化工仪器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