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化工仪器网-反应设备网-企业动态列表-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

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

2017-11-08 13:01 来源: 河北大宏实验仪器有限公司

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简介

灭菌器是利用饱和蒸汽对医疗器械、敷料、药液、玻璃器皿等进行消毒灭菌的设备。具有效果优良、操作简易、安全可靠等优点。适用于医疗、印染、科研、食品、保健站等单位使用,是理想的灭菌设备。

结构特点

容器外形为手提式结构,灭菌器外桶、灭菌桶和盖选用不锈钢材料制成。

1、主体安装有压力控制器,用户可以根据消毒物品,更加方便地实现对压力的设定及控制。
2、容器盖装有安全阀、放汽阀。安全阀压力超过0.14兆帕后能自动释放过高的压力,性能可靠,灭菌前打开放汽阀可排放冷空气及灭菌结束时进行上排汽。
3、容器盖装有双刻度压力表,具有压力、温度读数指示,观察清晰。

4、容器具有定时开关,用户可以参照规定的灭菌物品,所需的灭菌时间进行设定,达到灭菌设定时间,灭菌结束指示灯亮。

5、容器具有自动保护功能,当容器内断水时,电路将自动切断,加热器停止工作,有效保护设备使用,同时峰鸣器响起,提醒用户注意补充水量。

技术参数

1.电源电压:~220V50HZ;功率:2KW;
2.额定工作压力:0.14MPa;工作温度:126℃;
3.压力控制范围:0.05~0.17MPa;
4.安全类别:I类;
5.环境温度:5℃-40℃;相对湿度≤93%RH。
使用说明:

1、加水:
把灭菌桶从灭菌器中取出后,在灭菌器内加入清水,所加水位必须至灭菌桶脚处筛板。
连续使用时,必须在每次灭菌后补足水量,以免干烧而发生重大事故。
2、堆放:
将待消毒的物品,予以妥善包扎、有顺序的放入灭菌桶内的筛板上,相互之间留有间隙。这样有利于蒸汽的穿透,提高灭菌效果。
3、密封:
将灭菌桶放入主体内,然后将盖上的软管插入灭菌桶内侧,对正盖与主体的螺栓槽。用力均匀地将相对方位蝶形螺母旋紧,使容器盖与主体密合。
4、加热:
用户接通电源后供应商河北大宏实验仪器有限,先将定时器旋钮指示线旋至(ON)处。压力控制器调至刻度线的中间位置,再打开工作电源开关,工作指示灯亮灭菌器开始加热。待加热至工作指示灯灭,灭菌指示灯亮。此时,压力控制器上所对应的位置即为压力表上所指示的压力和温度数值。如所需压力温度大于压力表上所指示的压力和温度,则把压力控制器再逆时针旋一点,反之则顺时针旋。这样经过几次试验,就能达到用户所需的压力及温度。
开始时必须将放汽阀搭子推至垂直(放汽)位置,使容器内冷空气逸出,待见器内有较急蒸汽喷出时,立即将搭子扳至水平(关闭)位置。随着容器内压力达到压力控制器所设定压力时,可根据需要设定灭菌时间。

 

 

 

 


5、灭菌

(1).当容器内达到灭菌器所设定压力后,面板上的灭菌指示灯亮,用户即可将定时器旋钮顺时针旋至所需灭菌时间,灭菌器即进入自动计时灭菌。此时灭菌开始,此时会出现灭菌指示灯与工作指示灯交互闪烁现象,表明已达到恒温恒压状态。

2).定时器的使用方法:在设定定时器的定时时间时,先旋过需要定时的位置一段再回旋到需要定时的位置。例如:需要设定10min,先旋转定时过10min到20min间,再旋到10min,此时已设定好灭菌时间。

3).达到设定灭菌时间,定时器指针回归零位(OFF),工作指示灯和灭菌指示灯灭,提示用户灭菌结束。

4).灭菌结束时,必须先将电源切断,停止加热并打开上放汽阀再待数分钟后排尽蒸汽,直至压力表指针恢复至零位,才能将容器盖开启。
注意事项:
1.堆放灭菌物品时,严禁堵塞放汽阀的出气孔,必须留出空位保证设备畅通放气,否则安全阀因出气孔堵塞不能工作,造成事故。

2.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灭菌桶内水量是否保持在搁脚处。

3.灭菌液体时,应将液体罐装在硬质的耐热玻璃瓶中,以不超过3/4体积为好,瓶口选用棉花纱塞,切勿使用未打孔的橡胶或软木塞。
特别注意:在灭菌液体结束时不准立即释放蒸汽,必须待压力表指针回复到零位后方可排放余气。

4.对不同类型,不同灭菌要求的物品,如敷料和液体等,切勿放在一起灭菌,以免顾此失彼,造成损失。

5.灭菌结束时,压力表指针必须恢复零位,将放汽阀搭子置于放汽方位。使外界空气进入灭菌器内,真空消除后,容器盖即可开启。

6.压力表使用日久后,压力指示不正或不能恢复零位,应及时予以检修,平时应定期与标准压力表相对照,若不正常,应更换新表。

7.平时应将设备保持清洁和干燥,方可延长使用年限,橡胶密封垫圈使用日久会老化,应定期更换。

8.在使用中,当压力表指示0.165MPa时,安全阀不启动,应立即切断电源,开启放汽阀,当压力表指示0MPa时稍等1-2分钟,打开容器盖并及时更换安全阀。

免责声明

  •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(非化工仪器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  •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